今年“五一”假期,东城区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观中·中轴线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共三处文化空间,开展文化讲解、秩序维护等中轴线志愿服务。这是东城区“志愿中轴”主题志愿服务项目助力北京中轴线上的文物活化利用、做好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半篇文章”的新实践。
这个“五一”假期,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人气颇高。步入方舱内,有许多游客正站在铁栏围成的探方外向下看,下方是一只静静盘踞在桥下的镇水兽。
现场,一位游客说:“它的头像是狮子,但身体又像老虎,身上还有麟。”“您的眼力真好!您要是再仔细看看啊,还能发现这只镇水兽的身上还画有祥云纹,十分精美。”一旁的大学生志愿者说着,讲起了这里的历史,“正阳桥遗址是北京中轴线上的一处桥梁遗址。这座大体量镇水兽,与正阳桥的规制相呼应。数百年来,它的位置一直没被扰动,为定位正阳桥的空间位置提供了精准的坐标。”
据介绍,一年多来,“志愿中轴”主题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千余场主题活动,共吸引青年志愿者1.1万余人次参与其中,围绕三个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人数达129万人次。
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东城团区委、区志联申报的“志愿中轴”主题志愿服务项目首次参赛并获得金奖,这也是北京市唯一一个“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类别金奖。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