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在东城区前门地区启动。本次活动通过论坛研讨、成果展示、市集体验等丰富形式,全面展现版权保护与创新的最新成果,为提升全社会版权意识、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前沿论坛:
共话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
当日下午,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京津冀版权协同发展论坛正式举办。该活动聚焦“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成果发布、主旨演讲、项目签约等一系列精彩环节,展示成效,交流经验,促进合作,共话未来。同时,现场设置“京津冀‘十四五’版权工作系列成果展”,向与会嘉宾生动地展现了“十四五”期间京津冀三地版权工作系列成果。
此次版权主题活动落地东城,是东城区对外展示试点建设成果的良好契机,也为东城区进一步做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支持。2023年11月,东城区依托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入选了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是北京市唯一入选地区。一年多来,东城区以试点建设为契机,努力开辟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的“创新试验田”,助力民间文艺项目发展,持续开展版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形成了以版权保护激活文化资源价值的一系列有益实践。
版权之夜:
共赏京津冀版权开发运用成果
作为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的另一重要板块,2025年京津冀版权之夜活动在前门地区同步亮相。活动联动京津冀三地优秀文化企业,聚焦影视、动漫、民间文艺等优质IP转化成果,以市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市集”形式,展现版权开发与运用的亮点成果。
其中,“北京东城民间文艺”展位尤为引人注目。以中轴线为灵感的景泰蓝文创、精巧的内画作品、雅致的珍珠盘扣等,无不演绎着传统京韵。“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传统技艺的精湛,更体现了版权保护带来的创新活力。”红桥市场工作人员表示,红桥市场一直致力于推动传统技艺的版权保护和IP开发,通过联名开发、授权合作等方式,帮助入驻的设计师和非遗大师将他们的作品推向市场,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些传统技艺的魅力。
此外,版权之夜活动现场还设立了版权服务站,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等单位在此提供“一站式”版权登记、法律咨询、维权指导、普法宣传等服务,让更多人了解版权、走近版权、保护版权。
试点创新:
共创版权保护与促进“东城方案”
近年来,东城区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创新开展“资源整合与机制保障”“法律支持与权益保护”“产业发展与价值转化”“行业培育与宣传推广”四大行动计划,助力激活民间文艺版权价值。开展“东城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调研行”,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发挥“东城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作用,为民间文艺项目提供版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等多方面的服务。举办艺术交流、书画慰问、合唱展演等民间文艺活动,推动民间文艺服务基层、惠及大众,同时不断提升东城民间文艺精品的“曝光度”,推荐优秀民间文艺项目在全国性、国际性活动上崭露头角。
此次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社会营造了尊重版权、崇尚创新的浓郁氛围,也为版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东城区将持续做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建设成果转化工作,探索构建版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全链条”服务体系,激活版权价值,点亮生活之美。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