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文化论坛 | “文化大咖”畅谈东城文化发展

日期:2024-09-23 14:34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9月19日至21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办。东城区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传播交流功能,凸显了“文化东城”的独特魅力。众多来自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优秀人才齐聚东城,共同探讨文化领域前沿热点问题。期间,东城融媒记者对部分嘉宾进行了专访,文化大咖们从各自领域出发,围绕文化遗产、“戏剧之城”建设、文化产业等方面,为“文化东城”建设建言献策。

  让文化遗产惠及每个人的生活

640.webp.png

  “以前我们在讲文化遗产保护时,好像都是很专业的事情,或者说政府要如何把这些东西保护起来,与普通百姓没什么关系。但是今天,我们已不再这样看问题,我们不断问自己,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为了谁,其实就是为了生活在里面的人。”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吕舟表示。

  北京中轴线是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而对于生活在其周边的百姓而言,中轴线意味着更多的自豪感与归属感。近年来,东城区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全面推进文物修缮、环境整治、民生改善、文化传播等工作,让申遗成果惠及百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强调遗产保护对当地甚至更大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如何持续做好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吕舟表示,此次北京文化论坛,很多国外的博物馆工作者分享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更多地建立文化遗产与百姓之间的互动,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遗产保护的监督者、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展示设施,可以形成合力、联动进行主题展示,如东城区可以借助独有的“戏剧之城”优势,串联起中轴线上的表演场所。“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一条由15个遗产点组成的轴线,其中的文化价值有无限可能,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碰撞,让文化遗产惠及每个人的生活。”吕舟如是说。

  肩负“塑造未来”使命 助力“戏剧之城”建设

640 (1).webp.png

  2024北京文化论坛以“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为年度主题,对此,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深有体会:“近十年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深化文化交流方面有过许多成功的尝试和可喜的成果。我们的作品在五大洲的各大儿童戏剧节上成功演出,以世界戏剧语言和中国文化底蕴呈现着独具魅力的中国故事,令全世界的孩子和家长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产生着浓厚的兴趣和美好的向往。”

  “作为东城区的‘居民’,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直得到东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冯俐说。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联合东城区委、区政府,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儿童戏剧节,是国内首个“国字头”儿童戏剧节,同时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演出时间最长、场次最多、范围最广的儿童戏剧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13届,成为青少年戏剧成果展示的舞台、促进交流的窗口、推动发展的引擎、丰富生活的节日、引导成长的课堂。冯俐表示,每个暑假,到东城“逛王府井、看儿童剧”,也成为了众多青少年首选的生活方式之一。

  冯俐介绍,在今年的第十三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期间,东城区加强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深度合作,首次推出儿童艺术市集,打造充满戏剧魅力与童趣的艺术氛围;在王府井周边地区张挂道旗,营造王府井街区浓郁的儿童戏剧文化氛围。通过整合区域内顶级戏剧资源、做好配套服务,东城区擦亮“王府井戏剧谷”戏剧品牌,也拉开了“戏剧之城”永不落幕的戏剧活动的新序幕。

  冯俐表示,未来,希望肩负着“塑造未来”使命的儿童戏剧可以成为东城“戏剧之城”建设中最有朝气、最具关注度和文化交流价值的组成部分。

  “书香东城”让阅读直抵基层

640.webp (1).png

  今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党委副书记李红强第一次参加北京文化论坛,他用“高质量”三个字来形容参会感受。李红强说:“来自世界各国各行各业的文化名人相聚在一起,可谓一次精彩的盛会。尤其是我聆听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与共同进步’平行论坛上嘉宾们的演讲,很有启发。作为一家文化出版单位,我们本身是世界文化交流的载体,通过此次文化论坛,倾听来自各方关于文化需求的声音,能够起到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作用。”

  东城区是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也是文化产业的聚集地。人民文学出版社自创设以来就扎根在东城,如今已有73年的历史,“朝内大街166号”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在京的地标性符号。李红强说:“我们出版社可以说和东城血脉相连,对于东城这些年来的文化建设有着深厚的情感,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东城区的鼎立扶持。”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东城展区中,简练提取鲁迅标志性形象制成的“迅哥儿”咖啡便携杯销售火热,这件产品就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文之宝”文创品牌。一年一度的“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人民文学出版社也从不缺席。在今年的书市上,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我与地坛》典藏版新书首次发行,附赠的史铁生漫画镂空书签受到读者的喜爱。

  李红强说:“阅读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东城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应该进一步加强‘书香东城’建设,让阅读直接抵达基层。未来,我们希望和东城合作开发更多面向市民的文化阅读活动,助力‘文化东城’建设。”

  与东城共同探索文化领域合作新模式  

640.webp (2).png

  “在东城这片文化沃土,故宫出版社得到了在人才、资金、活动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故宫出版社社长果美侠告诉记者。故宫出版社有着悠久的出版传统,远在清初时,紫禁城武英殿就是皇家刊印图书的地方。1983年,故宫出版社(原紫禁城出版社)成立,是迄今全国唯一一家博物馆系统的出版社。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是2024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故宫出版社携300种图书亮相。果美侠介绍,最新出版的《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系列图录、《镜头时光机 穿越京城160年:帝都皇城》、《谜宫》系列、《走进故宫》系列等在书市上展出,希望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丰富的文化服务。

  2022年至2023年,故宫博物院、东城区委宣传部、故宫出版社联合开展了“中轴线上 读懂故宫”——故宫艺术公开课公益读书分享活动,邀请故宫博物院专家学者从故宫历史建筑、艺术、珍贵文物的角度,以主题展览等备受社会大众关注的内容,有序地开展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未来,故宫出版社与东城区在文化领域有哪些合作的可能性?果美侠表示,希望与东城区在图书出版、文创产品研发,文旅项目落地、空间运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同时,继续做好“中轴线上 读懂故宫”——故宫艺术公开课公益读书分享活动。2025年恰逢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届时将邀请故宫博物院专家学者,浓墨重彩地讲好“中轴故事”。

  让京剧艺术绽放耀眼光彩  

640.webp (3).png

  东城区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首都“四个文化”集中所在地之一,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参加2024北京文化论坛,我收获满满,对东城的文化发展也感受颇深。”北京京剧院谭派艺术研究所所长谭正岩感慨道。

  “在东城区京剧的发展历程中,我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谭正岩表示,东城区在京剧发展方面成果斐然,相继出台利好政策,政策体系完善,京剧品牌活动丰富多样。

  东城区有着占全市艺术类剧场总数量近三分之一的剧场。“丰富的演出舞台,让京剧艺术不断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而且,这里的京剧普及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戏剧体验’‘戏剧开讲’与‘戏剧一帮一’等活动让戏剧走近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京剧。”谭正岩说。

  谭正岩是北京京剧院谭门第七代嫡传、青年老生名家,自幼谨遵良好的家风家训,成长为京剧新生代的中流砥柱。同时,他也是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东城区文联副主席,近年来更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传统经典剧目的挖掘和整理工作,致力于传承发展京剧谭派艺术。

  “参加北京文化论坛,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京剧演员的使命与责任。作为扎根东城的京剧工作者,我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以更强的责任感推动京剧艺术发展,让京剧在‘文化东城’的大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谭正岩说。

  非遗助力“文化东城”建设 

640.webp (4).png

  “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参会嘉宾也越来越国际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交流平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今年是第二次参加论坛。

  1956年,北京市珐琅厂正式成立,至今已有68年,目前是全国景泰蓝行业中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钟连盛说:“我们是在东城区成长起来的企业,这些年来,我们几代传承人从工艺上不断革新发展,不断融入新的设计理念,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到非遗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东城区的支持。”

  近年来,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与东城区合作研发了“爱上景泰蓝”课程,钟连盛走进学校,为学生们面对面授课,传承非遗技艺。作为公司自办的国内首座景泰蓝专业博物馆——景泰蓝艺术博物馆也由此成为学生们的“第二课堂”。“爱上景泰蓝”不只在学校,博物馆还与东城区多个街道、社区合作开展景泰蓝培训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多次走进博物馆参观体验。如今,博物馆开展的各类景泰蓝活动已惠及上万人。

  钟连盛说:“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景泰蓝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现在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欢,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博物馆就会迎来来自全国各地喜爱景泰蓝的游客,让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更好地深入人心。也希望通过我们这些传承人的努力,以非遗文化助力‘文化东城’的建设。”

  吸引更多年轻人传播非遗文化 

640 (1).webp (1).png

  在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道路”平行论坛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讲述了新时代非遗传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责任担当。郎佳子彧说:“一次分享也是一次收获的过程,我在论坛上仔细聆听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对于‘文化’这两个字的理解和个人感悟,我感到受益良多。”

  郎佳子彧是土生土长的东城人,东城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他成长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东城的文化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推动我坚定地选择传承、传播北京‘面人郎’这项非遗技艺和非遗文化。”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北京“面人郎”,郎佳子彧把作品全部发到了网上,获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喜欢,如今他已经拥有200多万粉丝。郎佳子彧说:“他们不仅仅是我的粉丝,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粉丝。”

  带着新时代非遗传承人传播北京“面人郎”非遗文化的责任和使命,郎佳子彧经常参加东城区举办的文化活动,他说:“作为一名青年非遗传承人,能够为‘文化东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非常骄傲。尤其是北京文化论坛这样一个国家级盛会落地东城,作为一名东城人,我特别自豪。希望通过北京文化论坛这个平台,让非遗文化、东城文化走向世界,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发扬和传播非遗文化的队伍中来。”

  推动文化科技互联互促

640.webp (5).png

  “2024北京文化论坛为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园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园区管理分公司总经理,北京人美文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孙妙辉表示,论坛主题涵盖了多个领域,各主题内容丰富、使人受益匪浅;多种互动方式和文化体验活动,令参与者身临其境,传统文化浸润人心;周密细致、衔接流畅的服务保障,充分彰显了东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的文化自信和的文化担当。

  近年来,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令人瞩目。人民美术文化园由成立于1958年的人民美术印刷厂转型而来,园区推动“文化+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小人书文化IP,通过AI人工智能助力打造新型文化体验点。同时以运营为抓手,园区呈现“数字文化+产业”和“新文化消费”两条相互依存的内部产业生态链,成为首都文化中心区“胡同创意工厂”的典范。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地、优秀文化企业集聚地、新文化消费打卡地、城市更新示范地,未来,我们将与东城区继续深化合作,进一步以科技赋能文化、以金融促进科技,持续推动文化、科技两大产业的互联互促,持续构建“小而精”的数字经济引领新基地,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孙妙辉说。

  打造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 

640 (1).webp (2).png

  “今年的北京文化论坛更加强调文化传承、文明互鉴以及推动文化创造创新的活力。首开文投新文化作为驻区文化企业,切身体会到东城文化资源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与前沿科技的创新融合发展。”首开文投(北京)新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予说。

  首开文投(北京)新文化有限公司2020年入驻东城,秉承“文化+”理念,聚焦文化产业赋能、文化企业赋能和文化消费赋能,专注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投资运营及产业平台的搭建。曹予表示,近年来,公司在东城区建设打造了“书香世业”主题街区,建设投资运营了北京·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这两个项目承载了东城招商引资以及文化消费产业孵化的核心功能。

  今年北京文化论坛期间,首开文投(北京)新文化有限公司与东城区签约AI易旅拍项目,消费者无需任何妆造和长时间拍摄,几分钟就能制作AI照片及3D真人文创手办。这种具备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文旅项目,不仅打通了文商旅科融合与应用的路径,更加推动了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多维度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科技融合注入了新活力。

  “未来,我们将实现以空间运营为核心,以空间经营为衍生的多元发展格局,大力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打造特色文化地标,形成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生态体系。”曹予说。

  推动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640.webp (6).png

  “今年的北京文化论坛更加突出文化与科技之间的互联、互补、互融、互促,中国搜索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刻感受到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劲松说。

  中国搜索入驻东城,在信息化系统集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深耕十余年,专业技术能力涵盖搜索引擎、大数据、区块链、网络安全等全链条。同时,新闻和科技的双重“基因”使其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具有先天优势。   

  近年来,东城区出台《东城区推进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加快形成东城特色数字经济发展新体系,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播。李劲松也深刻地感受到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今年,中国搜索主导研发中华艺术语料(数据)应用平台项目,屡获佳绩,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搜索坐落于中轴线南端永定门外,立中轴之上、创科技之新,很荣幸在东城区这块‘福地’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东城区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中贡献一份力量。”李劲松说,未来中国搜索将继续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之路,助力科技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赋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