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充电点投用,这里的平房院居民告别飞线充电

日期:2024-05-09 09:49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近日,东城区崇外街道在祈年大街西侧、健康里两片平房院落中新建两处非机动车集中充电点,解决了周边50个院落80余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平房院居民自此告别了飞线充电。

非机动车充电点投用,这里的平房院居民告别飞线充电 (1).jpg

  紧盯居民需求

  推动“端菜”向“点菜”转变

  上午十点,家住戴家胡同五号院的居民舒女士走出家门两三分钟,便来到胡同口的充电点,此时小程序显示电动车电瓶已充满。拔掉电源,舒女士推出电动车准备去买菜,“以前大家都把电动车推到院儿里飞线充电,老担心会着火,遇上下雨天也没个遮挡,现在是省事又安全。”

  在祈年大街西侧戴家胡同停车场入口处,记者看到,这处百余平方米的天蓝色车棚上方,标有“崇外街道平房区非机动车集中充电管理示范点”字样,40个插座有序排开,摄像头、灭火器、充电安全提示等一应俱全。崇西社区书记李佳航介绍,现在车辆都是“一车一码”实名认证,崇西社区平房院的居民们只需扫描充电位上的二维码,即可安全充电。

非机动车充电点投用,这里的平房院居民告别飞线充电 (2).jpg

  一直以来,平房院落电动车充电难、停放难等问题困扰着不少居民,也是城市治理精细化过程中的一项难题。崇外街道以祈年大街西侧、健康里平房院落为试点,变“端菜”为“点菜”,疏堵结合破难题。通过开展民意调查,征求崇西、新景西社区50个院落常住居民意见,实地摸底统计居民停车充电需求80余辆,最终选址在戴家胡同停车场、健康里空余区域建设集中充电示范点。

非机动车充电点投用,这里的平房院居民告别飞线充电 (3).jpg

  让居民充电习惯

  从“自由”向“自觉”转变

  “街道协助充电车棚运营公司为充电桩办理民用电价电表,消除充电价格壁垒。”崇外街道城市管理办二组组长李斌介绍,针对辖区居民,充电费用采取民用电价标准,免除服务费。

  “为让居民养成使用非机动车集中充电设施的习惯,我们制定了居民优惠价格准入机制。”西花市南里西区社区书记苏丹说,由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签订《安全充电承诺书》,采取三证合一准入机制,即户口本(居住证)、身份证、电动自行车行驶证,可享受全年优惠充电套餐。对于居民车辆采取“ 一车一码”管理,居民持码充电车辆可享受充电次数达标再二次优惠政策。

非机动车充电点投用,这里的平房院居民告别飞线充电 (4).jpg

  “我们采取安装加密RFID标签的方式给居民车辆和电池‘赋码’,居民推车或拿电池进院时,院门口设备检测到居民RFID标签上的‘码’,会有相应的语音和劝导提示音;附带短信提示车主为了大家的安全要到集中充电安全区域存放或充电。” 北京一通公司丛铭介绍,“目前我们这套系统已经在崇外街道国东社区试点,从技术手段上有效减少了居民上楼充电问题,下一步还将在其他平房区推广试点。”

非机动车充电点投用,这里的平房院居民告别飞线充电 (5).jpg

  “电动车充电设施难点在‘建’,关键在‘管’。” 崇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雷鸣表示,街道将引入科技企业力量,针对电池入户充电问题进一步迭代更新“一车一池一码”全链条技防监管,为居民电动车充电上好一把“安全锁”。

非机动车充电点投用,这里的平房院居民告别飞线充电 (6).jpg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