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东城区文化馆开设的2024年“艺+1”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课程第一期如期而至。无论是适配中老年人需求的广场舞、京二胡剧目培训,还是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即兴伴奏弹唱、现代阿卡贝拉基础教学,东城区文化馆通过增加课程内容、延时开放时间,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享受公共文化福利。
日间课堂深受中老年人追捧
下午2点30分,东城区文化馆各文化空间内热闹非凡——一层大厅内,“艺+1名家讲堂”——群星璀璨艺术分享会系列课程第五讲邀请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舞台美术家学会副会长马路为大家讲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舞台美术》;三层音协活动厅“筝语清音”古筝初级培训课堂上,10名学员跟随老师拨动琴弦;四层舞蹈教室内正在进行的是“镜中影”古典舞组合培训,在老师的指导、示范下,学员们认真练习着每一个动作……
区文化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刘璇告诉记者,“艺+1”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课程作为文化馆贯穿全年的常态化项目,自2017年开始设立,旨在提升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第一期培训课共开设23门课程,为历年来最多。新增设课程涵盖更多艺术门类,例如“物色黑白”素描绘画基础入门、“你本来就很美”个人形象设计、“探索音乐的无限可能”即兴伴奏弹唱等。
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课程时间也更加灵活多样。其中,每周一至周五开设的课程以中老年学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中老年群体一般工作日时间多,周末需要陪伴家人,所以我们将更多适合中老年人的课程安排在工作日白天。”刘璇介绍,针对中老年居民的公益课程一直是“艺+1”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课程的热门课程,“在开放报名半小时内,很多课程就满员了。”
59岁的王丽文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艺+1”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课程中的古筝初级培训课,第一时间“抢”到了名额。“在这里我学会了曲目、结识了‘筝友’,退休生活更有滋味。”三次课学下来,王丽文已经从兴趣爱好中获得了小小的成就感。
夜间课堂方便年轻人学习
不久前,“夜校”一词爆火出圈,“下班就跑,七点夜校”,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去学艺,成为越来越多当代年轻人流行的夜生活。而风靡全网的“夜校”,其实在东城区文化馆也能体验到。
记者了解到,2024年“艺+1”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课程全年共开设四期,每期课次设置为12次,每周一次。其中,第一期课程从3月持续至5月。
云课堂
除了日间课堂的课程安排,此次“艺+1”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课程同时开设了晚间和周末课堂,让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参与文化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每周更新的“艺+1云课堂”,也可以让群众足不出户聆听艺术讲解。
“2023年1月1日《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颁布实施,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公共文化机构延时错时开放带来的便利,我们自去年起增设了晚间和周末课堂。”刘璇介绍,考虑到延时服务主要惠及的群体为年轻人,晚间和周末课堂选择了更为年轻化的学习内容,如“西域之美”维吾尔族舞蹈动律及训练、“生活美学”化妆与发型课程、“桃花诺”舞蹈作品教学等。
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平时上班、周末上课……区文化馆提供的延时服务,使“艺+1”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课程不再局限于有闲暇时光的老年群体,更多年轻人有了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进一步带动了全民文化普及。
“上班族”常洁自去年起便一直关注区文化馆“艺+1”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课程的报名信息,得知今年的课程开班后,她与同事秦牧一同报了名。“文化馆内充满了温度和松弛感,恰到好处的学习节奏可以帮助我们抚平工作的疲劳,同时用零压的学习环境涵养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常洁说。
链接资源呈现艺术普及“大餐”
一个半小时的“镜中影”古典舞组合培训很快结束,学员们依旧意犹未尽,三五成群地留在教室内,主动邀请当日课程主讲老师、区文化馆舞蹈干部姚俊佚为自己“加练”。
从部队转业至区文化馆从事群众公共文化工作,给“95后”姚俊佚带来了很多全新的感受。“这些学员大部分是零基础的叔叔、阿姨,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却对艺术充满热情,始终以一颗热爱、严谨的心对待每一次课程。”姚俊佚说。
为此,姚俊佚综合考虑学员们的年龄结构、学习能力等因素,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更多地从艺术普及、兴趣培养角度出发,力争通过一期课程帮助学员们实现从零基础到完成一个舞蹈片段、表演一个舞蹈节目这样从“零”到“一”的学习目标。
由区文化馆社区工作部主任、器乐干部李晶担任讲师的古筝初级培训课,历来是“艺+1”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课程中的热门课程,颇受各个年龄段学员欢迎。“希望学员们通过这门课程提高音乐素养,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自信。”李晶说。
据介绍,在“艺+1”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中,区文化馆向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联合各类“厨师”为群众呈现精彩的全民艺术普及“大餐”。这些“厨师”不仅包括区文化馆文化干部中的骨干力量,还吸纳了更多的专业力量。区文化馆积极为群众搭建平台,吸纳社会组织、专业人士、艺术家等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师资与需求的高效匹配。
在今后的“艺+1”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课程中,区文化馆还将通过广泛调研了解需求,扩展课程种类、丰富课堂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开设班次,用高质量的文化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