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北京市第二中学举办以“求真务实,三百年文脉弦歌不断;开放创新,现代化航程再续华章”为主题的建校三百周年大会。六百余名来宾齐聚一堂,回顾学校三百年发展历程,共话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骏,外交部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徐飞洪,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兼综合规划司司长吴春耕,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蔡金芳,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银付,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李军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沈千帆,区领导孙新军、吴松元、汤钦飞、章建伟、赵秋洁、刘藻、王佑明、冯建国出席活动。
历届校友分享成长故事
北京市第二中学的前身是清朝左翼八旗宗学堂,始建于1724年,今年,该校迎来三百周年华诞。
校史展、试卷展、家书展、教师教案展、学生作业展……大会当天,北京二中的校园里人流如织,历届校友纷纷回到校园,与昔日同窗和老师们团聚一堂。在学校建校三百周年展示墙前,校友们不时驻足,寻找着自己的痕迹和记忆。
从翩翩少年到中坚力量,北京二中91届校友、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魏翊东始终清晰地记得老师在课堂上开展生动案例教学的场景,他说:“我在二中度过了难忘的三年时光,收获了极强的求知欲以及满足这种求知欲的能力,这是让我受益终身的。”
回看自己在二中的历程,北京二中87届校友、作家韩晓征对母校非常感激,她说:“在二中,老师们不仅把教学当作职业,更是把教学当作艺术。时隔多年,我依然能回忆起老师们在课堂上传递给我们知识的美感。”
大会现场,55届、84届、09届、20届校友代表分享了北京二中带给他们的成长与收获。学校老校长钮小桦也回到了自己工作40年的校园,他说:“看到这里熟悉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还有曾经一起共事的老师们,我感到十分的亲切,心情也很激动。我祝愿二中,能够继承好三百年悠久历史,并发扬光大。”
嘉宾教师共话教育高质量发展
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怎样保护学生好奇心?如何从中学阶段打好基础与大学衔接?大会上,嘉宾们与在校教师共话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中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分子遗传学家沈岩就“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怎样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等话题发表看法;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德英就“如何从中学阶段打好基础,与大学学习和之后的职业规划接轨,如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展开交流;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唐志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阐释“开放创新”为何重在“开”,难在“创”;二中通用技术教师、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高凯和高二年级学生就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以及在二中的学习成长感悟畅所欲言。
会上,学校向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和河南省博物院、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农机试验站、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及百度、华为等文化、卫生、科技、体育机构的代表颁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导专家聘书,以深化合作,共襄发展。
高质量育人行动方案发布
值此建校三百周年之际,学校正式发布《北京二中教育集团高质量育人行动方案》。
北京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薛丽霞介绍,北京二中以建校三百周年为新的起点,着力打造了“四大工程”。学校将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的大思政育人工程,坚持五育融合,以“大思政观”统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进高质量育人生态场建设工程,构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高质量育人生态场;大力实施新质人才培育工程,持续深化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打造未来教育新形态;积极开展智慧学校建设工程,主动拥抱智能时代前沿科技,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双向奔赴。
多年来,北京二中这所百年老校,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大会现场,学校为13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授予北京二中金质奖章,这是二中学生的最高荣誉,也是全体学生的身边榜样。
当日,学校还以教师微课堂互动、学生社团活动交流、校园博物馆展览、学生综合素质展示等形式,全面诠释近年来北京二中坚持五育并举,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成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