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佳节,扛起使命,升腾文化繁荣万千气象

日期:2024-02-26 10:55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一曲笙歌春如海!过完正月十五,这个年,就算圆满了。红红火火闹完元宵,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新的一年,必将万事顺遂。

龙年新春,东城格外热闹,老城流淌的年味浓烈,一派“热辣滚烫”。“故宫以东”过大年,一项项新春系列文化活动,以别具一格的仪式感,让人们在欢腾的盛景中,感受到文化东城的底蕴与魅力。
东城的年味里,可照见承古拓今的文脉绵延。
春节,是剪不断、忘不掉的传承与渊源。您是否看见中轴线上的龙腾狮舞,唯在一脉传城的东城,此情此景最为峥嵘;您是否逛够了地坛龙潭,庙会的喧声里分明听得见的乡愁,格外让人宽慰——此心安处是吾乡;又是否来东城的“五圈九街”备齐了年货,消费的热潮里,氤氲着老北京的生活,满怀一方水土气息。
以文化城,润物无声。东城的“文气”,不只藏在年味里。漫步东城,7.8公里传统中轴纵贯南北,串联起古都数百年风韵不散;700年玉河故道水穿街巷,激活传统与现代,接续过去与未来;更有楼宇园区的创意畅想、胡同深处的国风静巷、小院人家的里仁为美……东城之“文”,在于文化与时代共进、与城市共生、与生活共享、与产业共融、与传播共促,凭此种种,守住了老城的文脉、肌理、底色和气质。不如说,有滋有味的新年,承接着文化东城的熠熠重光。
东城的年味里,也照见与古为新的活力满满。
春节民俗源远流长,传承不易,创新亦难。守住年味儿,岂能因循守旧?把住时代之脉搏,方能神形兼备。从逛庙会、赏花灯的传统,到看展、购书、听戏、观影,乃至线上新春纳福,在东城,新的文化形态不断孕生蝶变。“故宫以东·文化龙票”,聚合优质文化资源、消费场景,解锁多样玩法;在钟鼓楼,数字大钟轮播斗转星移,焕新优美文化意象;在隆福寺,“文化+科技”贺岁体验,让新老文化自在交融、无缝切换;在王府井,裸眼3D琉璃金龙遨游金街,古老祥瑞洞见新机。
年味的迭代,是东城文化创新的一个侧影。锚定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建设,东城全速推进“崇文争先”,全力做实“六字文章”,全面贯彻“文化强区”战略,努力构建“一轴、两区、五带、五城”文化格局。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计划、焕发会馆活力伙伴计划……一项项硬举措,守住文化之“根”,收获创新之“果”。未来已来!文化东城,随时代奔涌向前。
东城的年味里,更照见美美与共的信心无限。
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传统,将家国情怀镌刻进文化基因,是我们共同的精神纽带。如今,“中国年”已成为“世界年”,不仅点亮华夏大地,也向世界扬示着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播撒着最为浓郁的情感共鸣,让我们倍感自豪,也倍增信心。
新春的东城,处处国潮涌动。锦绣华服、非遗民俗、文化雅集、京味儿潮玩……人们欢聚在故宫以东的闲暇时光,一起传递喜气,增进情感认同、夯实文化归属。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与满溢的文化味儿,都是我们的底气。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东城“家底丰厚”:壮美中轴赓续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红楼祠馆厚植深远丰富的红色文化,坛庙会馆传承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技术赋能激发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传统与现代交织、古老与跨界碰撞、传承与创新融合,激荡出融荣共生的文化之韵,给予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
藉由春节,在东城的文化“百花园”中,一处处近悦远来的文化会客厅,引八方宾朋聚首,在雅韵东方的人居画卷中洋溢的自信,让古都风华,愈发灼灼生辉。
文化兴则东城兴!新春上班第一天,东城即以文化开篇,召开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会,出台一揽子政策文件,举全区之力做好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云程万里,好风长吟。携着最美好的祈愿,凝聚成崭新的开始,迎着新时代的春光,让我们击鼓催征、奋楫扬帆,升腾核心区文化繁荣万千气象。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