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养老院里的“星级大厨”,复刻老人“心里的味道”

日期:2023-12-13 09:14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养老助餐服务既要让老年人吃得安心、放心,还要让老年人吃得顺心、称心。在东城区银杏舍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就有一位身怀“绝活”的厨师,他煎、炒、蒸、煮、卤、焖样样精通,他做的菜不仅软烂适宜,而且色、香、味俱全,另外还自学做出了老人心心念念的家乡味,他就是老人们心中的“星级大厨”翁应泽。

640.jpg

  翁应泽的一天几乎都是在长者食堂的厨房里度过的,从备菜、腌肉、炒菜、煮肉到询问老人的餐后意见、制定第二天的食谱,他要从早忙到晚。翁应泽说:“我每天早上6点半到食堂,开始准备老人们的一日三餐,一直要忙到晚上7点半后才能回家。”  

640 (1).jpg

  虽然翁应泽到银杏舍长者食堂工作仅有一年时间,但他从事餐饮行业已有二十三年。翁应泽以前在职工食堂工作,职工们的口味都比较重,喜欢吃重油、重辣的饭菜。到长者食堂工作以后,翁应泽要完全颠覆以前的做菜手法,他说:“老人们口味清淡,吃的饭菜要少油少盐,一点辣椒都不能放。”

640 (2).jpg

   刚开始,翁应泽还不习惯,做出来的饭菜不能完全令老人们满意。翁应泽说:“我们每个月都会召开膳食委员会,请老人们参会提意见。我刚入职的那几个月,老人们提的意见很多,比如肉做得不够软烂,菜做得偏咸了,有的老人不爱吃胡椒粉,做菜的时候我就不放了。”翁应泽平时不爱说话,憨厚的他总是面带笑容,对于老人们提出的意见他都默默记在了心里,在之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久而久之,老人们对他做的老年餐越来越满意。“最近几个月的膳食委员会上,老人对饭菜都没提什么意见。”翁应泽笑呵呵地说道。

  翁应泽是个好学的人,除了定期参加东城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开展的培训课程,学习更适合老年人的健康餐饮搭配外,他空闲的时候会在网上搜索各种美食食谱,学习制作方法,再根据老人的口味进行改良,做出适合老人的“创意菜”。 

640 (3).jpg

  老人们从饭菜中尝到了翁应泽的用心,对他越来越放心,有的老人还对他敞开了心扉,说起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那口家乡味。翁应泽说:“前段时间,刘爷爷跟我说他想吃小时候妈妈做的萝卜丸子了,我就问他那是什么味道,老人已经88岁了,说话不是特别清楚,只能描述个大概。”用胡萝卜和猪肉做馅,经过油炸,外皮酥脆内里却是软烂多汁。翁应泽根据刘爷爷的描述尽力去复原老人“心里的味道”。这些年,不只是刘爷爷的萝卜丸子,还有张奶奶的炸藕合,王奶奶的小云吞……他用实力宠着这些“老宝贝们”。翁应泽说:“只要老人能描述出来,我就愿意去试试,既然要做,就做个老人喜欢吃的、想吃的。”

640 (4).jpg

  最近,翁应泽因为卤得一手好肉,圈了一拨“粉丝”。每到周五,银杏舍长者食堂门口就会飘出诱人的卤肉香,引得街坊邻居闻香而来。卤猪蹄、猪耳朵、猪肘子……香味四溢、软烂可口的卤味配上翁应泽特调的蘸料,吃过的人都称好。被翁应泽的卤味圈粉的梁女士已经复购多次,她说:“翁大厨的卤猪蹄在京城美食TOP排行榜上得有一号。太好吃了!我们全家都爱吃!”

640 (5).jpg

  大家对菜品的认可给了翁应泽很大的信心,他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我认认真真地做菜,大家吃得高兴,吃得喜欢,就是对我的极大认可。我也会把这份用心坚持下去,掌好勺,做出让老人更满意的老年餐。”

  记者手记

  在东城现有的99个养老助餐点中,像翁应泽这样的厨师有很多,他们个个身怀“绝活”,用心掌勺,用情做菜,努力做出老人满意的老年餐。今年以来,全区99个养老助餐点已为6500余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超过25万次。各养老助餐点通过自营配餐、集中配餐、第三方配餐、老年餐桌+定制、公益+助餐等模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精准助餐服务,满足了老年人的用餐“刚需”,全力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