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春节后第一时间研究文化建设工作,召开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会

日期:2023-01-31 14:59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新春伊始,东城区第一时间研究文化建设工作。1月30日上午,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会在隆福寺文创园召开。区委书记、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孙新军出席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周金星主持会议。区领导李妍、赵海英、苏昊出席会议。


会议总结了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工作进展情况,部署了2023年重点任务,听取了北京文化论坛东城区保障工作、东城区中轴线申遗工作、首批会馆焕发文化活力项目征集、永定门展示利用项目、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等工作情况的汇报。

孙新军指出,过去一年,全区各单位齐心协力构建东城“一轴、两区、五带、五城”文化发展格局,全力以赴做好中轴线申遗、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等工作,硕果累累、亮点频出:三眼井、钟鼓楼片区恢复性修建稳步推进,老城焕新绘就宜居生活新画卷;鼓楼展陈正式亮相,沉浸式演绎“时间的故事”;首届北京文化论坛精彩亮相,东城用一流的工作赢得广泛赞誉,打造了具有中国风韵、国际影响的全国性文化品牌活动;中国文学盛典大会、大学生电影节成功落地,让创新活力与青春激扬碰撞勃发;“会馆有戏”深化拓展,首批10家会馆合作征集引发广泛关注,开启焕发会馆文化活力的新样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获得优秀等级认定,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效能评估名列全市前茅,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故宫以东”共创计划成功启动,文博艺术、戏剧演艺、传世非遗、书香致远四条“文化金三角”主题路线相继发布,不断激活文商旅融合发展新动能;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致敬中国小剧场戏剧40年,“东城·戏剧大道”点亮戏剧城市新意象;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打造文化金融“生态圈”;兑现实体书店“四进”奖励资金,涵养书香生态,实体书店逆势新增34家,万人拥有实体书店数量稳居全市首位;春节期间,地坛新春文化系列活动等全区150余项节庆活动,扮靓节日京城。

就进一步加强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孙新军提出三方面要求:

一要坚定文化自信,奏响首善之区的时代强音。要让核心价值凝心铸魂。以首善标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引向深入,抓好全员学习、理论宣讲、百姓宣讲等各项工作,夯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基础。发挥域内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持续抓好“四史”宣传教育,激励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在前列,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让文化魅力竞相绽放。稳步策划推出电视剧、微综艺、专题片等文艺佳作,让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文艺名家群星荟萃,文化潮流引领风尚。要让文化名片更加闪亮。东城区坚持一流标准、展现首善气象,全力做好北京文化论坛保障工作,形成文化领域全国性品牌活动。同时,持续推进北京文化论坛创新成果转化利用,统筹全区文化活动资源,办好文艺展演、戏剧创作、会馆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动。深化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馆等文化单位战略合作,办好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纪录片大会等品牌活动,让文化东城绽放更多“高光时刻”。深耕精品文艺创作,通过电影、电视剧、话剧、专题片等多种形式,让文化东城有声有色、深入人心。

二要推动创新发展,构建融荣共生的东城样板。要赓续千年文脉,打造融通古今的文化名片。攻坚中轴线申遗保护,有序推进三眼井、钟鼓楼片区、西总布片区项目恢复性修建和永定门城楼修缮整治,延续老城肌理和文脉,留住胡同乡愁。打响“中轴线上”系列文化活动品牌,讲好中轴线文化故事。启动文物“活历计划”,推进宏恩观等文物活化新模式。推动会馆焕发新活力,依托首批10个会馆空间,深度链接各省市优质文化资源,探索会馆更富创意的利用方式,荟聚创新文化合作“项目库”,建设新型文化业态集聚的“文巷”。要坚持文化惠民,推出优质供给“升级版”。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利用腾退空间、街区院落,优先引入新型文化业态和运营团队,建设更多居民喜爱的特色文化空间标杆。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社会联动、项目合作,建设跨区域、跨领域的“城市活力文化空间”。逐步深化“四进”政策包,打通“书店+”产业链条,打造新时代阅读中心,建设全国知名的“书香之城”。创新实施惠民文化工程,释放文旅融合创新动能,建设“非遗之城”“博物馆之城”“戏剧之城”,持续扩大“北京网红打卡地”等品牌影响力。聚焦传统文化节日等节点,办好百姓身边的文化活动。要提升发展能级,建设文化产业集聚新高地。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挥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五块国家级牌子的引领作用,让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数字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将文化“软实力”不断转化为发展“硬支撑”。通过建立“一园一档”,靶向推动园区运营服务水平提升,持续提高文化产业园区的人均、地均产出。大力建设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为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及多元化发展提供优质空间载体和配套服务,打造国际顶级文化矩阵。要塑造区域形象,构建“文化东城”传播新格局。发挥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引领作用,用好光明日报“文化强国”协同推广平台、中国青年报“晨钟之声”北京(东城)宣传平台,生动讲好东城故事。

三要加强统筹联动,开创文化赋能的崭新局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好党委把方向、谋大局的作用,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对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作用,牵头抓总、整体调度,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工作效能。要坚持统筹联动,紧紧围绕“一办六组”工作格局,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多方助力,让大文化创新创造水平全面提升,切实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积蓄强大动能。要坚持服务人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面提高文化发展水平,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不断增进人民文化福祉。要坚持首善标准,切实把奋发进取、勇争一流的首善标准贯穿文化中心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孙新军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立足建设好国家中枢、千年古都、文化名城、人间画卷和宜居福地,全速推进“崇文争先”,奋力书写“六字文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核心区形成生动实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更多“东城力量”,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