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第八届“最美环卫人”表彰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十名环卫工作者被授予“最美环卫人”荣誉称号,六名环卫工作者被授予“最美环卫人”提名奖。据了解,东城区“最美环卫人”评选表彰活动已连续举办八年。
时传祥是东城环卫的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更是环卫战线上一面鲜艳的旗帜。为深切缅怀这位环卫战线上的老劳模、老前辈,鼓舞广大环卫职工学习、传承、弘扬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行业精神,东城环卫中心党委在基层各单位中开展第八届“最美环卫人”评选活动,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时传祥精神。
经过基层各单位
民主推荐、测评考察等环节
评选出
任迎利 李博辉 常 河 赵 华 王 杨
郑江利 徐 号 李明星 常艳峰 孙清发
十名“最美环卫人”
付燕军 高 健 刘建军
付 晨 邢国志 英思瑶
获得“最美环卫人”提名奖
任迎利
任迎利是环卫二所作业车司机,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时刻把安全行车摆在首要位置。自入职以来,他坚持每日出车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况正常,无跑冒滴漏现象,确保不开“带病车”上路作业。在出车作业时,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作业规范,文明驾驶,安全礼让,收车后会再次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业余时间,他自学车辆维修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凭着对本职岗位的热爱和执着,他在司机岗位上做到了16年“零事故”,多次被评为优秀职工。在疫情防控中,任迎利主动请缨下沉社区,走遍了社区的每一家每一户。一次次排查,一次次问询,他用脚步丈量安全的底线,不辞辛劳为人民群众守护住一方平安,获得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他以一名普通环卫人的使命与担当诠释了“无我、无悔、无私”的新时代时传祥精神内涵。
李博辉
现任环卫三所电工的李博辉,理想信念坚定、忠诚履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重大活动和节日环境保障中冲锋在前,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冬季扫雪铲冰工作中,他肩负着融盐池发电机、传送带运行保障工作。从雪前准备工作到雪后恢复作业,他经常要在风雪里坚守一夜,冻得手脚麻木没有知觉,就绕着发电机小跑热身。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保障工作中,他带领班组职工48小时连续作战,冒雨对重点区域内40多个果皮箱进行抢修换新,确保庆祝活动期间环卫设施完好无损。疫情防控期间,李博辉主动请缨参加防控工作,先后6次支援社区防疫,共计480余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作为社区疫情防控的“老面孔”“多面手”,他得到了社区群众和工作同事的一致肯定。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用实际行动擦亮了“东城环卫”这张名片。
常 河
42岁的常河是环卫四所车辆场场长。今年3月,常河主动请缨下沉到北新桥街道封控区进行值班值守工作,兼顾起和平里街道和北新桥街道封控区涉疫垃圾清运安排、车辆调度人员对接调配等工作。5月,他再次下沉至龙潭街道封控区。下沉期间,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出色完成下沉任务并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赞许。作为车辆场场长,常河在工作中一直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还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工作互查、互比、互评。他每天坚持督促检查作业车辆状况,确保安全上路,在作业结束后,还会再巡查一遍垃圾点位。“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常河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普通环卫工人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为广大环卫工人树立了良好榜样。
赵 华
赵华是环卫五所业务组组长,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每天都要到各街道核酸检测点位、封控点位调研,精准调度人员、车辆、物资,不断优化清运模式,有效提高了清运效率,确保涉疫垃圾日产日清。赵华带领14名职工到怀柔5个隔离点收运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30天日夜奋战,与病毒斗争、与时间赛跑,他和同事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为了克服人员短缺难题,确保医废垃圾日产日清,他在完成人员调度、物资配送任务后,马上加入到搬运工作中。车辆不够用,他就带领司机增加往返次数;人员不够用,他就全天候坚守工作岗位。赵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虽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立足本职,坚定服务人民的信念,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缩、勇挑重担。
王 杨
王杨从事环卫事业已十余年,先后担任公厕管理员、段长,目前是建国门段保洁班长,管理保洁人员200余人。在工作中,她给自己定下了“四字标准”:一是精,做精,做好,精益求精;二是准,准确,准时,信息与决策准确无误;三是细,操作细化,管理细化,重视细节;四是严,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和规定程序。从职业道德、保洁质量、服务意识三方面对管辖区域保洁员进行有效管理,极大提升了管理区域公厕的保洁质量与人员服务态度。在疫情防控期间,王杨负责的片区出现多名确诊病例,导致百余名保洁员被集中隔离或居家观察。她在做好一线人员思想工作的同时,又要在保洁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确保公厕及封管控区公厕正常运转,曾连续3个多月没有正常休息,经常工作到凌晨。她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同事和居民的一致认可。
郑江利
郑江利现任环卫七所业务组长,为了提升公厕保洁作业质量,他结合相关要求不断细化、量化公厕保洁作业质量和考核标准,坚持做到一日一检查、一事一督办、一月一汇总一通报、一季一会议一点评,坚持在细节上下功夫,提升规范保洁服务质量,强化人员管理及业务整改落实,使七所业务成绩在环卫中心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在接诉即办工作中,郑江利推行群众诉求分类处置机制,对于投诉建议类诉求,启动“快查快办”机制,迅速响应,快速解决,不断提升接诉即办工作的响应率和满意率,力争做到“未诉先办”。郑江利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放弃公休年假是“小事一桩”,对上级的工作安排从来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将“四要四不要”的工作理念贯穿始终。
徐 号
“90后”徐号是环卫九所业务检查员,2017年从部队退伍后加入环卫九所,从事过抽运工、检查员等工作。他始终保持“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作风,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工作技巧,不断地磨炼自身以提高业务能力,从一名抽运工成长为业务骨干。他多次参加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服务保障工作,都以零失误圆满完成任务。疫情防控期间,刚结婚不久的徐号主动申请参加隔离点保障工作,一干就是一个月。穿上“大白”进入封管控区,每次都要抽运十几个移动公厕的粪便。今年5月,他的孩子出生,但面对单位工力紧缺,需要抽人支援抽运班,且休息时间不固定,他主动请缨,对工作不挑不拣,坚守岗位,一天工作结束后还要照顾孩子,却从未喊苦喊累。他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冲锋在前,用执着和奉献书写了对环卫事业的忠诚,用真诚和热情树立了环卫人的形象。
李明星
33岁的李明星是王府井所夜班领班,带领班组职工负责王府井地区夜间冲刷作业、垃圾清运、消杀等工作,每天给大街“洗一遍澡”,保障王府井大街“席地而坐”的成果。多年来,他养成了每天早晚“两个五点”巡查的习惯,从未间断,用心做好管辖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李明星连续两次进入封控区开展涉疫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的收运和消杀工作。接到某封控区涉疫垃圾清理任务后,他第一个报名。作为突击队队长,他连夜带领队员进入封控区,在高温下穿着“大白”,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每天十余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一干就是8天。刚结束这里工作,他又接到另一个封控区的垃圾清运和消杀任务,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13天,共清运垃圾11.82吨。面对疫情,他勇于担起重任,体现了“战”在一线、“疫”往无前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兑现了环卫人不变的承诺。
常艳峰
作为渣土管理所维修班业务组长,常艳峰在工作中总是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坚持听民声、察民意、办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无论面对重大活动保障任务还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始终冲在最前线。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服从命令听指挥,用细心、耐心和用心展现出了环卫人的责任与担当,荣获东城区委组织部“社区防疫标兵”称号。在接诉即办工作中,常艳峰接到案件总是第一时间联系诉求人并赶往现场,认真做到用心倾听诉求有温度,用力消除隐患有速度,用情提高居民满意度。他曾先后5次荣获环卫中心接诉即办工作“办件之星”荣誉称号,被评为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先进个人,其优秀办件案例被编入《环卫中心“接诉即办”工作优秀案例汇编》,2个案例被评为东城区“接诉即办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经验案例。
孙清发
从事环卫工作已经43个年头的孙清发是环卫中心劳动人事科科长,从一线工人到行管干部,从普通科员到人事科长,他历经环卫改革发展的变迁,自身也得到了锤炼和成长。孙清发担任过基层工会主席、中心财务科长、纪检监察科长、办公室主任、人事科长等职,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全身心投入工作。他注重队伍建设,善于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同志,促进科室人员关系和谐稳定,工作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2021年6月,劳动人事科在安置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工作中荣获“北京市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孙清发切实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扎根环卫40余年,在环卫事业发展中,践行着作为老党员、老环卫人对党和事业的忠诚和担当。
迈上新征程
东城环卫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立足新时代环卫工作职责任务
进一步增强做好
新时代环卫工作的
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全力谱写环卫工作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