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15处资源点入选“2022年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

日期:2022-12-21 17:31    来源: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号:        

12月12日晚,“推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扩大文旅消费暨2022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发布会”在吉祥大戏院举行。

2022北京网红打卡地,深入发掘北京文旅消费的新场景,更好地满足公众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的文旅消费新需求,释放文旅消费新潜力,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北京文旅发展。2022年评选网红打卡地分为自然景观类、人文景观类、文化艺术类、新消费场景类、阅读空间类、酒店及精品民宿类、餐饮及创新零售类、调整街区园区及夜间经济类运动健身类及休闲生活类主题。

东城区共有15处资源点分别入选“2022年新晋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2022网红打卡地提名推荐榜单”及最具人气网红打卡地。其中中法大学旧址、美后肆时、紫金宾馆(比利时使馆旧址)、天坛拾光、北京呆住幽兰酒店、天坛福宴及御茶膳房品牌体验店共7处资源点入选“2022年新晋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Temple东景缘、曹雪芹故居纪念馆、龙潭中湖公园、南池子美术馆、王府井银泰in88-车库美术馆、五道营胡同、慢坐书局共7处资源点入选“2022网红打卡地提名推荐榜单”;来今雨轩入选20个最具人气网红打卡地。这份榜单将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提供一份出游指南。东城区网红打卡地,拉动东城文旅新消费,网红打卡地榜单突出东城特色,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文旅体验和消费场景,展现了东城的城市新面貌、古都新风尚、时尚新地标、消费新场景。

2022北京新晋网红打卡地  东城区推荐榜单  

人文景观类  

中法大学旧址——位于东城区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是一处西式结构、中式瓦顶的中西合璧建筑,这里历经百年沧桑,教学楼、礼堂和图书馆书库等建筑及设施至今保留完整、风貌依旧。中法大学的创办源于20世纪初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近代中国教育史和中法文化交流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在礼堂和教学楼设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两个专题展。展览融入百年建筑,全面系统展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使中法大学旧址所承载的重要历史焕发新时代光彩。

文化艺术类  

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位于东城区景山街道的公共文化场馆,总建筑面积5411平米,因其坐落于美术馆后街40号,故别名“美后肆时”,寓意四季更迭,四时更新,美好永不间断。美后肆时将阅读、戏剧、国学、艺术、文创、美食、园艺等内容融入百姓生活,打造兼具文化内涵和普惠性、互动性、体验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每年举办千余场公益类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开设书画、摄影、器乐、声乐、舞蹈等多类艺术培训课程,满足市民延伸性文化需求。

新消费场景类  

紫金宾馆(比利时使馆旧址)——位于东城区崇文门西大街9号,是一座占地约1.4万平方米,规模大气、优雅端庄的欧式庭院,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里,空间复合叠加,与时空交织穿梭,,涉及文物活化、艺术鉴赏、咖啡、沉浸体验、文化市集活动等,您可身临其境,跨越百年寻找心灵的栖息;您可以体验好物好生活,感受文物活化的生动美妙;还有紫金织造、紫金甄选、1910紫金勋章、Almost Coffee、CHIC、紫金蒸制、露营文化、国学体验课程等丰富品类供您选择,体验好物好生活,感受文物活化的生动美妙。您将以花之名妙手颉芳、以画之约绽放芳华、以味之香浸润心田。

天坛拾光——以弘扬天坛特色文化内涵为出发点,推出全新文创空间“天坛拾光”,为游客打造集阅读、休憩等功能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该店坐落在天坛公园丹陛桥以西。精心打造出天坛浓厚文化底蕴相呼应的中和韶乐音乐书吧,图书陈列区精心优选400本书籍陈列,游客可以免费取阅。天坛文创推出的“天坛华语 四季冰淇淋”,机具老北京特色的老北京豆汁儿味、北京二锅头味手工冰淇淋,在传统咖啡的基础上研发出具有天坛文化元素的文创咖啡。多款产品成为新媒体上的网红产品,天坛拾光也成为游客来到天坛游览的打卡地之一。

酒店及精品民宿类  

呆住幽兰酒店——位于东城区本司胡同,设计师是操刀过水立方总设计师赵晓钧老师,将70年代至今的一处废弃厂房设计成了符合现代年轻人群审美的新中式风格。酒店以兰花为主题,客房名称亦均出自兰花古诗词。为满足现代人的舒适生活,每间房都砌有泡汤池,并配有全套茶具以及全屋地暖。院中水石环绕,花朵芬芳,院落既有泰式风韵,又藏着中式的古朴,住在百年胡同中,呆在“幽兰”小院里,看花听雨,惬意悠哉。

餐饮及创新零售类  

天坛福宴——是国家五钻餐厅,主要经营北京菜、宫廷点心、下午茶为主。现在许多人来到北京城,或者走到天坛,选择的不是单纯的餐厅,满足的不仅仅是口腹之欲,而是追求一种情怀与文化,以天坛建筑为餐厅的风格定位,力求还原宫廷特色保留古香古色、不失现代风格,我们用传统宫廷菜的烹饪手法,用现代的呈现方式进行表达,让传承变成一种潮流。以高性价比给顾客带来幸福的体验感。

御茶膳房品牌体验店(总店)——位于东城区国子监西口,首层为礼食产品展示厅,二层天井设立茶歇席。结合传统文化与古今之美,向大众展现中华以食承载之礼,以礼为魂之食,感受不一样的国风国味。在这里,顾客可以享受新中式糕点的同时,感受书香静谧、品茶谈天、观察车水马龙、打卡拍照分享生活美好时光,可谓在喧闹中感受一抹清闲的不二之选。

2022网红打卡地提名    东城区推荐榜单  

人文景观类  

Temple东景缘——位于东城区沙滩北街嵩祝寺23号,前身是明代建造的一座寺庙-智珠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北京重要寺庙。智珠寺松实现了树与古建筑碰撞,禅意满满。场地内现有“TRB法餐厅”、画廊、茶室、家具店、精品快闪店等多种业态,主殿周末有瑜伽等课程。东景缘经营、保护和修缮依托于民间资本,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更让文物保护利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东景缘最大的亮点是Gthered Sky, 这是艺术家James Turrell在中国唯一的一处Sky space永久陈列的系列作品,在日落天色发生变化时体验得到有关天色的全新感受。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位于东城区崇文门外大街磁器口东北角,其三进院落古色古香,海棠绿意盎然。青砖、灰瓦、窗棂、砖雕等处处透着古韵。一进院作为特展区,围绕《红楼梦》和曹雪芹的丰富内容,展出不同主题的展览,从今人的视角去阅读《红楼梦》,探索其时代工艺、文化及其背后的生活美学。二进院为常设展览区,通过“归籍京师”、“寻梦蒜市口”和“红楼一梦”的主题,讲述了曹氏家族兴衰、蒜市口地区文化、传统手工艺、清代北京历史民俗、《红楼梦》文学等文化内容。三进院为纪念馆的活动空间,开放手工坊、讲座、表演、品鉴等多种活动。汇集了教育、体验、演绎、文化、艺术,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元文化空间。

龙潭中湖公园——是原北京游乐园,位于东南二环沿线,坐落于龙潭三湖的中心位置。建设面积39.67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28.96万平方米,水面积10.71万平方米。对东城区进行建设改造,现其打造成一个承载城市记忆、彰显时代特色的区域性城市综合公园。还配有en咖啡,公园秘制饮品,环湖跑道,各种运动场馆,小火车,浆板皮划艇等设施设备。如今,龙潭西湖、龙潭中湖和龙潭湖公园连成一处综合性城市休闲公园。

文化艺术类  

南池子美术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毗邻故宫东华门。美术馆于2021年4月正式对公众开放,主体是一座苏式园林建筑,场馆面积约1500平米,是传承了中国传统美学建筑特色同时具备国际展览标准的艺术空间。作为一家位于老北京文化核心区域的非营利美术馆,南池子美术馆将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建筑与世界的对话交流,展示中国当代美术馆的国际视角、理念。

王府井银泰IN88-车库美术馆——位于东城区王府井银泰in88的B2层,拥有三百平米艺术空间,不仅有先锋超前的现代展,更是适应拍照的潮流圣地。相较于传统的美术馆、艺术馆,这里的展陈设计更具有艺术性和现代性,是一个融藏品欣赏、拍照打卡、文化交流等多样体验的多元文化艺术空间,让每一位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都能感受到文化和艺术带来的快乐,能够在匆忙的都市生活中驻足享受片刻放松。

街区园区及夜间经济类  

五道营胡同——位于东城区,东起雍和宫大街,西止安定门大街,全长632米,宽6米,深刻展现着老北京的胡同文化。这里云集了杂货铺、花店、书店、手作、vintage等多家风格迥异的店铺,这些商铺中既有老北京的传统文化、风俗人情、书画墨宝、藏传文化,也有异国风情、西式餐饮、环保健身、创意艺术等。属于文化氛围浓厚、商业行为成熟、公共交通便利、周边名胜古迹众多的“老胡同”。在这里漫步徜徉,既能感受历史的沧桑,又能体会现代的时尚。

新消费场景类  

慢坐书局——打造复古主题阅读场景,融入茶饮休憩场景,结合前门的老北京特色文化、非遗工艺、历史故事、老字号店铺,编写剧情线索,让游客在店铺为轴心,于实景环境下,通过游戏化互动、城市徒步、AR收集、推理解谜,戏剧演绎等不同形式的体验内容,让游客切身的参与进历史故事中,庞大的世界观架构、繁复的剧情推衍,让每一位体验者都能自由选择以“主角”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感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最具人气网红打卡地    东城区推荐榜单  

来今雨轩——从中山公园正门进入,沿东侧长廊曲折北行,在古柏群旁,古朴典雅的四廊八柱式传统建筑,就是始建于1915年的来今雨轩茶社,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之一。20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来今雨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2018年底,历经百年沧桑巨变的来今雨轩闭店修缮,2020年3月,北京市将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列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为了重现百年前的场景,中山公园结合史料参照民国时期的样子,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复原。修缮后重新开放的空间,既还原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茶社经营,也布置了展览,设置了展品,就是希望通过“展用一体”,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