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 怪只怪旧时光太美

日期:2023-10-30 10:21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你是否喜欢,在东城的街头漫步,期待拐角处的惊喜,感受古老街巷的律动。在前门享受水穿街巷的惬意、在钟鼓楼触碰历史文化的脉搏、在史家胡同体味胡同街巷的恬静……City Walk(城市漫步)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漫步的过程中了解东城,期待一次与美的邂逅。这个秋天,东城融媒推出7条“漫步东城”最美胡同街巷探访路线,一起在城市漫游间赏自然、享文化,寻踪老城秋意,共同感受京城令人陶醉的最美季节吧!今天带您打卡的是史家胡同博物馆路线。

胡同深深

它不仅是北京城

历史记忆的承载

更是北京人

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时至今日

仍散发着一种永恒的魅力

让人忍不住去一探究竟

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怪只怪旧时光太美,新生活情浓0 (1).jpg

史家胡同博物馆路线

几乎可以满足你对胡同的

所有好奇

这里有承载百年历史的老建筑

有镌刻时光印记的老物件

有最纯正的京味儿戏剧

更有热情好客的老街坊

……

走走停停间

感受古典与现代完美交融的

老胡同与新生活

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怪只怪旧时光太美,新生活情浓0 (2).jpg

  逛胡同

  在这里遇见向往的生活

  从熙熙攘攘的东四南大街往南,第四条胡同就是演乐胡同,步入其中,繁华都市的喧嚣声渐渐远去,忽远忽近的鸽哨声更衬出胡同的静谧。演乐胡同,因为历史上是明朝教坊司所属乐队演习奏乐的地方,故得此名。如今丝竹之声早已远去,只剩下闹市中的清静安逸。

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怪只怪旧时光太美,新生活情浓0 (3).jpg

  秋风渐起,目之所及,金黄的树叶开始扑簌簌落下,将胡同的道路染成了金色。秋日的暖阳从树叶的缝隙中洒下来,胡同里的老人们趁着好天气,边晒太阳边唠家常,孩子们则蹲在树旁,仔细捡拾着合适的树叶根,想要跟小伙伴们在“拔根儿”这项独属于北方孩子的传统游戏里一较高下。三不五时,耳边响起老街坊互相问好的京腔京韵,让人不禁感叹,纵使生活千变万化,身边的美好始终如一。

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怪只怪旧时光太美,新生活情浓0 (4).jpg

  胡同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气。由演乐胡同,经本司胡同,步入内务部街,嘹亮的歌声伴着秋风一起闯进耳朵,瞬间勾起了路人的好奇心。走近细看,原来这里藏着的竟是新晋“网红打卡地”——内务部街27号。它的西侧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梁实秋的旧居,东侧是现今唯一还在胡同里的使节驻所——卢森堡驻华大使馆。夹在其中的27号院并没有因此失去光彩,反而凭借自身丰富的文体活动与多变的文化空间整合,一跃成为现今北京胡同文艺生活的新地标之一,更是被居民亲切地称为“27院儿”。

  修葺一新的四合院里,每周都会开展戏剧、美术、舞蹈、建筑、文学、沙龙、工作坊、艺术展览、亲子教育、生活美学等公共主题活动至少8场,附近的老街坊当然是这里的“常客”,丰富的活动同时也吸引着热爱胡同的年轻人前来打卡。

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怪只怪旧时光太美,新生活情浓 (3).jpg

  这天,小院里正举办着一场名为“鎏金岁月——双拥趣味拓展运动会”,这些已经退休的叔叔阿姨在比拼中神采奕奕、步履矫健,用嘹亮的歌声表达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也为胡同雕刻下新的印记。

  品历史

  在这里读懂胡同之美

  走出“27院儿”,往东前行,循着琅琅书声,便到了已有近三百年建校史的北京市第二中学。按照原内务部公署大门复建的砖雕校门,古朴雅致。校园外,整洁有序的胡同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路过的行人无不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正在上课的学生。

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怪只怪旧时光太美,新生活情浓 (4).jpg

  穿出内务部街向南,便来到了有着“一条胡同,半个中国”美誉的史家胡同。80多个大小四合院宅院相连,这里催生了中国近现代教育,见证了北京人艺的诞生,还曾经居住过许多名人志士。如今,经过整修道路、拆除违建、美化文化墙等一系列精细化整治提升,史家胡同获评“北京最美街巷”,2022年还入选了《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

  胡同的由来、四合院大门种类如何分辨、门墩背后有何玄机……在胡同里游览摸不着门道时,史家胡同博物馆就是最好的“索引”。作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由凌叔华故居改建而成,2013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设有史家历史、人艺摇篮、近代教育、兰芷偕芳、胡同名人、时代记忆、怀旧生活、世纪新姿8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胡同声音”。

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怪只怪旧时光太美,新生活情浓 (8).jpg

  缝纫机、小人书、煤炉子、收音机……时代记忆展厅里的展品大多是从居民手中征集到的,原汁原味重现了过去的胡同生活。看着这些展品,从前的点滴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你看这个小人书,姥爷小时候花一分钱、两分钱就能买来看上半天!”曾经家住史家胡同的刘叔叔带着老伴儿和小孙子前来参观,感叹到“来这里就跟回家似的”。刘叔叔一边看,一边绘声绘色地给孙子讲着展品的故事。小孙子则趴在橱窗前,眨着大眼睛,听得入迷。

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怪只怪旧时光太美,新生活情浓 (9).jpg

  用物件展现生活,见证城市变迁。如今,史家胡同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领略老北京风貌、探寻儿时记忆的圣地。最近,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在举办“十周年”限定活动,推出三款10周年专属印章、限量版明信片及系列活动。

  走出史家胡同博物馆,漫步胡同,历史的沧桑感与今日的新图景交叠在一起,老城风貌尽显。

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怪只怪旧时光太美,新生活情浓 (12).jpg

  逛完博物馆,还可以把“胡同”作为“礼物”带回家,博物馆旁边的史家胡同文创社在附近也小有名气。北京胡同、城门楼子、北京民俗……这些文化符号经过设计师的精妙创意化身印章、冰箱贴、挂件、手机壳,成为最能代表北京的文创礼物之一,让人眼前一亮。国内外游客、文艺青年、胡同爱好者们纷至沓来,不少网友更是自发在线上为史家胡同“打call”,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胡同文化的无限魅力。

  赏戏剧

  感受“戏比天大”的戏剧传承

  说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历史,史家胡同是绕不开的。这里不只是剧院演员的集体宿舍,更是孕育出新中国话剧的摇篮。1952年6月12日,在史家胡同56号院(今20号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建立。焦菊隐、夏淳、于是之等建院元老,都曾在这里生活、工作。当年,由导演焦菊隐执导的话剧《龙须沟》,凭借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方式,获得了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多年来,《龙须沟》《茶馆》《雷雨》《日出》《天下第一楼》等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长演不衰。

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怪只怪旧时光太美,新生活情浓 (13).jpg

  走出史家胡同,在车水马龙的东四南大街,菊隐剧场静静矗立。这不仅是国内首座以戏剧导演名字命名的剧场,也是北京人艺一座面向群众开展戏剧普及的公益性剧场。与外表朴素低调的装修不同,剧院内《李默然戏剧笔记》读者见面会、话剧《长翅膀的杜若》创作分享会、北京青戏节展演作品《她没有看见我》等戏剧演出与公益讲座一直没有间断。City Walk逛累了,就把夜晚的时光托付给剧院,看一场话剧,一窥老一辈艺术家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艺术精神。

走不出这一片胡同深深,怪只怪旧时光太美,新生活情浓 (14).jpg

  从史家胡同的一方小院,再到北京人艺5座剧场大小错落、各具风格,高品质的剧场集群成为东城区的文化新地标,东城区丰沃的文化土壤不断赋予戏剧蓬勃的生命力,也散发着温暖人心的文化魅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