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五年五月(1407),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营建过程历时约十三年,规模宏大。自始建至今六百余年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
北京故宫作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典范,在六百多年的发展变化中,产生了优美的建筑造型,形成了完美的建筑工艺技术。对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古建筑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北京故宫的营造在秉承江南传统的官式建筑做法的基础上吸纳北方地区建筑传统的特点,使其成为融合南北建筑做法为一身的北方官式建筑,北方官式古建筑基本模式也因此被确定下来。北京故宫营造技艺亦成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初始。
这时期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所涉及专业工种,据《大明会典》载,洪武时期定制的有60余种,与建筑营造有关的约20余种,并各有定数。随着明正统、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雍正各朝对紫禁城的不断重建、重修,故宫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在实践中逐渐成熟、完善,各部位作法和施工工序都逐渐形成定式,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形制严格的宫室营造技艺。
清中、后期由于大量营造活动的开展,尤其是清乾隆时期,对紫禁城大规模的添建、改建、重修,以及后期的维修等,故宫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在实践中不断融合、发展,原有的一些小工种渐渐变成某一工种的一道工序,各工种工作范围稍有扩大,工种类别相对集中。到了清代晚期营造业形成了八大作:瓦作、木作、石作、搭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和裱糊作,简称为“瓦木扎石土、油漆彩画糊”,这种类似工种的分类一直沿用至今。北京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也是以这“八大作”的内容为主要代表。
纵观明清两代,工匠都有相对稳定的方式和组成服务于紫禁城,他们或被动或主动的承担起了传承古建筑营造技艺的责任。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廷瓦解,民国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一系列历史巨变。昔日的紫禁城——故宫,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辉煌不在,人去楼空、疏于管理,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也因此随匠人们失落民间。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故宫作为一座博物馆才成立了一支自己的古建筑施工队伍(工程队,后改称古建修缮中心),专门负责故宫内的工程项目的实施,并在实践中重拾故宫官式古建营造技艺,使之重放光彩。
2008年,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李永革、刘增玉被命名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