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东城区集贤人才计划推进人才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东城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主动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
一、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结合企业纳税贡献、人员规模、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大力引进创新创造人才。重点关注投融资达标企业、市区级“服务包”企业、重要贡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高成长性企业,有效挖潜驻区优质企业及人才资源。完善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累计认定杰出人才、有突出贡献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351人,分层分级给予资金奖励,激发人才爱国奋斗精神和干事创业热情。重点关注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每年开展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评选,助力人才在各领域学术研究、专利研发、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成绩。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14次,资助项目615个,资助金额1697.7万元。
二、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大力开展人才引进落户工作,鼓励业务归口部门、属地街道和服务管家推荐各领域优秀人才,以重要贡献企业和发展潜力较大企业为重点,以人才引进助力核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近三年累计获批引进指标231人。抢抓“两区”建设新机遇,挖深青年人才“蓄水池”,打造3个青年人才储备平台。一是依托区委党校构建干部人才涵养平台,首批定向引进7名全区急需紧缺的科技创新、金融等领域人才。二是依托区国资委建立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储备库,统筹区管国企岗位用于青年人才储备,面向社会招聘24名政治素养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并且进一步优化升级,推动国企2.0版“管培计划”落地实施。三是与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优质高校合作建设高校人才实践基地,推动高校实践需求与区域发展需要无缝对接,为近100名高校人才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和驻区高精尖企业实习岗位,吸引高校人才了解、选择、奉献东城。发挥重点行业协会对人才的吸附凝聚作用,成功争取北京海高协会落户东城,组织开展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优秀项目团队东城行活动,成功吸引6个优质创新项目落地东城。
三、不断提升人才服务保障
着眼打通服务人才最后一公里,在东雍创业谷园区挂牌首个“人才驿站”,提供五大品牌服务、四大支持平台、三大保障措施。建立健全人才住房支持体系,成立区领导牵头的东城区人才公租房工作领导小组,推动416套人才公租房分配入住,为高精尖企业及创新型企业人才、教育人才、卫生人才和公共管理服务人才提供住房支持。在全市率先开展人才集中休假活动,2017年至2019年每年组织40名左右专家人才赴外省休假,把关心关爱专家人才身体健康落到实处。建立专家人才健康体检常态化机制,2017至2020年每年组织专家人才健康体检,2021年向87家企业330名优秀人才发放“紫金服务”健康礼包。落实“两区”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证件审批流程,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新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联办”窗口,并持续拓展“两证联办”服务范围,窗口设立以来累计办理各类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12项,解答咨询50余条。同时,积极为持有《“两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中职业资格且符合东城区实际需求的外籍申请人提供工作许可便利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增强人才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深化对团结凝聚人才的认识。紧紧围绕核心区改革发展大局,不断强化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担当,以更加实际的举措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努力让东城成为各类人才向往的集聚之地、建功立业之地。同时,也感谢您对东城区人才工作的关心关注,希望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北京市东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6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