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01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2-07-12 10:54    来源:

字号:        

韩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给予自闭症人群生命全周期关爱”的建议已收悉,我委对建议高度重视,并组织相关部门就提议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我委经与区残联、区民政局、区教委协商后答复如下:

儿童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的精神疾病,通常起病于3岁之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目前北京市确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为自闭症市级诊断评估机构。

近年来,东城区为维护自闭症儿童健康权益,加强该疾病的防治干预,在儿童自闭症的筛查、诊断、康复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干预措施和手段支持。

一、健全筛查工作机制,维护自闭症儿童健康权益

2018年,依据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的通知》(京卫老年妇幼〔2018〕25号),区残联与区卫健委、区财政联合下发《东城区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干预指导和报告一体化的监测服务网络。

东城区从2019年开始进行“0-6岁儿童自闭症”的筛查工作。在对我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自闭症筛查相关培训后,对辖区儿童组织开展初筛工作。初筛阳性者转诊至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复筛,复筛阳性者转至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进行诊断评估、干预康复等工作。

2021年,东城区对32161名儿童进行了初筛,阳性者共54人,其中转诊34人,复筛阳性者17人,区妇幼保健院为患儿开具转诊单后,转介至市级诊断评估机构进行诊断与评估。区残联积极做好辖区发育障碍儿童筛查的信息登记、上报和管理,指导筛查为阳性的儿童及时复筛和干预,为每一个患有儿童自闭症的特殊儿童明确医学诊断、建立健康档案、落实康复方案,加强筛查随访管理,切实维护儿童的健康权益。

二、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保障自闭症儿童教育权益

在北京市教委和东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始终以落实北京市特教二期提升计划为助力和契机,研究出台《东城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通过优化资源布局、坚持内涵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合作交流等举措,努力为有特殊需要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其中针对自闭症儿童少年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全方位保障自闭症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截止2021年全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100%,区级统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保障工作,逐生筛查、按需安置,优先保障符合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学,高质量实现零拒绝、全覆盖。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有84名(区教委备案)自闭症学生就读于融合教育学校和特教学校,其中普通学校37名,特教学校47名。

2.高质量满足自闭症儿童少年教育支持需求。以区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为引领,依托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了1个市级示范性自闭症及情绪障碍儿童教育训练基地,依托融合教育学校成立了8个学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有22间资源教室,构建起东城区1+1+8+n的特殊教育专业支持服务网络,即:1个区级特殊教育研究中心、1个区级自闭症教育训练基地、8个学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n个融合教育学校的“特殊教育纵向指导体系”,努力扩大了融合教育覆盖面。8个学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辐射带动各融合教育学校针对每名特需生包括自闭症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学科补救等,兜底保障每个融合教育学生享有专业支持。1个市级示范性自闭症及情绪障碍儿童教育训练基地,由区两所特教学校骨干教师承担面向全区在读的自闭症学生提供教育康复训练支持任务,近3年来为50人次的自闭症学生家庭提供优质服务。3年来同步开展融合教育驻点支持项目,为11个校次的14名随班就读学生提供助教老师,其中自闭症学生12名。

3.可持续推动专业教师队伍水平提升。我区坚持分层培养、形成梯队,强化专业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建立了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骨干,以资源教师、随班就读教师为主体,以巡回指导教师、送教上门教师为补充的五类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并充分发挥在自闭症学生教育训练领域的重要作用。一是基础类培训成体系。每年面向新任教师开展融合教育通识性培训;面向中小学举办随班就读教师上岗培训班,目前已累计31期,培训近两千人次,培训合格颁发融合教育上岗证书,保证人人持证上岗。二是融合教育教研活动常态化。以区级融合教育教研组为带动,聚焦自闭症学生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支持策略和融合班级建设等专题,通过集体研究系统提升学、思、做、研的能力。三是种子教师培养有亮点。面向骨干教师开设自闭症学生评估、言语治疗及应用行为分析等专项培训;在融合教育学校和特教学校遴选符合条件的老师参加北师大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开设的应用行为分析师认证课程学习,由国际行为分析师认证委员会统一颁证。目前,已有1名行为分析师,有2名副行为分析师,有1人在读,还有4人取得行为技术员资质。

4.家校社共育助力自闭症儿童少年家校全面发展。坚持多视角、多途径,为有特殊教育学生家庭提供教育咨询、专题讲座等服务,形成家校共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如借助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助残日等时间,面向家长开展专题讲座、理念宣导和实践活动等,从专业的视角促进家长对自闭症儿童少年的关注与教育支持,为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持续助力。另外通过电话、微信和面对面等多种方式,随时接待家长的教育咨询,为其提供政策、家庭教育康复等服务,帮助家长排忧解惑。

三、加强科普宣传干预,营造社会良好氛围

1.利用节日宣传教育。利用“4月2日自闭症日”、“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精神卫生日”等重要节日,开展主题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自闭症科普文章,大力宣传自闭症康复知识、康复意义与康复救助政策。呼吁家长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与重视早期筛查诊断,倡导全社会关心关爱自闭症儿童,尊重生命多样性,打造更包容、更加融洽的社会环境。

2.开展宣传讲座普及知识。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建立“东城区社会心理云”平台和“心理健康快车进社区”活动等线上和线下形式进行自闭症相关知识科普宣传讲座;面对社区居民积极宣传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识别、干预、康复知识和康复政策,提高居民们对疾病的识别能力。

3.心理咨询早发现早干预。区妇幼保健院和区精保院开设心理门诊,进行咨询和宣教;在孕妇学校对孕产妇进行自闭症相关知识健康宣教,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早期发现儿童生长发育异常情况,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四、配套救助体系,多措并举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近年来,东城区不断健全完善以城市低保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多措并举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全面、有效保障。主要情况如下:

1.夯实兜底保障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和低保、低收入、特困、供暖、助学等各项救助政策,扩大社会救助政策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2022年3月,东城区享受低保及生活困难补助人员6282户、9952人,享受城市特困供养待遇人员289人,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109.07万元。

2.落实生命全周期残疾人康复补贴政策。区残联贯彻落实《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办法》、《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和《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2021年,为238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补助555万元,其中自闭症和疑似自闭症儿童62名,使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认知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升,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为16周岁以上持残疾人证的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补助和辅助器具补贴,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减轻功能障碍,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促进其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实现了残疾人全生命周期康复服务全覆盖。

3.增强急难临时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众,及时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截至2022年3月,实施临时救助378户、714人,发放救助金130.95万元。

4.持续推进精准帮扶。发挥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社工人才优势,搭建困难群众身边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物质+服务”的精准救助模式,对东城区的重病、重残、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帮扶工作。积极探索拓展救助渠道,广泛链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等多方资源,聚合多元社会力量参与东城的精准帮扶工作,引导困难群众实现“助人自助”。截至2022年3月,对204户困难家庭开展了个案帮扶服务。

5.强化社救政策宣传。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在街道、社区服务窗口开展经常性宣传,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群众知晓率。印制海报、折页、宣传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政策培训,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精通、了解救助政策,主动接触和了解困难群众,及时发现困难线索和救助需求,让救助政策更好地惠及困难群众。

五、强化心理人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近年来,随着本市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科学配置、卫生人才培养已成为医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委也加大卫生紧缺专业人才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精神科紧缺和薄弱领域专业人才的培训规模。

为了加快心理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初级增设了“心理治疗”专业,同时高级职称评审专业中也增设了该专业,从而促进心理治疗专业学科发展。东城区精保院计划引进心理治疗专业、儿童精神科专业人才,弥补人员不足,满足社会需求。

下一步工作

今后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于自闭症特殊群体的关注。一是继续推进自闭症儿童早期筛查工作,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二是加强精神科的建设,以满足自闭症患儿的医疗需求。三是进一步加强自闭症知识宣传及普及,营造对自闭症儿童友好的社区环境。鼓励各街道指导居委会协助基层医疗结构,通过加强社区宣传和教育,增加居民对自闭症的认知、减少歧视,营造社区居民关爱自闭症儿童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大自闭症人群生命全周期的关爱力度,落实好《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办法》、《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和《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要求。同时关注家长的心理健康,通过建立家长培训课,家长互助心理服务等,进一步缓解自闭症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五是继续健全社会救助分层分类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区民政局将进一步加强自闭症专项社会救助针对性,形成教育救助、供暖救助等方面的兜底保障合力。精准把握自闭症患者的救助需求,完善救助对象分级分类管理,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救助,为自闭症人群创建更有利的康复条件、教育环境、就业支持和养老保障。六是加强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康复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

最后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您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5月10日

         

主要领导签发:曾文军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 王震 64068351/17600820625

代表意见:非常满意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