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
首都之窗
  • 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版
  • 移动版
  • 简繁
    • 简体
    • 繁体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魅力东城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正文

关于东城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0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A类)

日期: 2022-08-16 15:31      来源: 区金融服务办

分享:
字号:   大   中   小

民建东城区委:

贵委提出“关于金融助力东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委对东城区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关注!贵委在提案中提到的“金融助力东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对我区在开展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工作给予很大启示。

文化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具有原创性、融合性强、产业关联度高等特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文化产业筹资渠道单一化、资金短缺是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金融助力东城区文化产业发展,对推进东城区文化产业创业创新、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您的提案,现将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

(一)加大金融支持疫情纾困,支持东城区文化等中小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尤其部分的文化类企业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纾困解难。东城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纾困,工作同步推进,取得了初步进展。

1.出台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东城区于5月30日出台《东城区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及担保费补贴专项纾困资金实施细则》(东金融文【2022】1号)、《关于东城区进一步加大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支持疫情纾困工作力度的调整通知》(东金融文【2022】2号)两项政策,安排专项纾困资金3000万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及担保费补贴,1500万元用于扩大风险补偿资金规模至3000万元,通过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激励驻区融资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支持。

2.迅速落实,加强政银企精准对接。在区领导调度下,迅速成立东城区金融支持疫情纾困工作小组,由人民银行营管部、北京银保监局、市金融监管局等上级部门指导落实,建立东城区中小微企业白名单;由区发改委、商务局、文旅局等相关部门梳理企业需求,梳理亟需融资企业清单并动态更新;与市金融监管局建立“融资纾困直通车”合作机制,保障企业尽快获取融资支持。截至6月13日,已获融资授信企业41家,涉及50笔融资授信4.89亿元(含已授信和已放款),其中已放款38家47笔贷款4.15亿元。

(二)加强信贷支持,鼓励和支持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创新模式。

1.开辟文化信贷专区,引导金融支持文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通过联合人民银行营管部召开文化金融专营机构认定研讨会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完善差别化信贷审批机制,适应文化企业特性,扩展业务服务对象,全力推进文化专营支行落地,支持东城文化创新发展。2021年11月17日,东城区8家银行成功被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文化金融专营组织机构认定与评估小组办公室认定为首批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文化金融专营组织机构。推出“文化英才贷”“非遗贷”等文化金融特色产品,驻区文化金融特色机构服务北京地区文化企业971家,贷款余额超118.68亿元。

2.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拓宽文化贸易企业融资渠道。6月17日,东城区联合市银保监局,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进出口银行召开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座谈会,共同探讨研究,如何支持保险机构对东城区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扩大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采取灵活承保服务,优化投保手续,针对文化产业链前、中、后段企业面临的风险特征,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文化产业保险产品,探索推出完片保险等创新产品,实现对产业链风险的有效覆盖。建立承保和理赔便捷通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对于信誉好、风险低的文化出口企业适当给予保费优惠。

    (三)借助两区建设契机,争取先行先试,不断增强东城区文化影响力。

1.以故宫为切入点,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增强 “文化金三角”影响力。2021年2月,在东城区的积极争取下,北京首个数字人民币试点落地王府井商圈,发放了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支持数字人民币在冰雪运动和冬奥食、住、行、游、购、娱等全场景的线上线下消费,取得了良好的反响。6月,东城区积极参加“京彩奋斗者 数字嘉年华”六区联动试点,已经在王府井商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9月,东城区进一步优化落实故宫数字人民币试点方案,结合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持续深入推广,将进一步增强故宫的示范引领效应,提升文化金三角的影响力。

2.通过金融创新,探索支持文创园区开展REITs项目试点。文化产业园区对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产生规模效益。产业园区开发时间长、资金需求大、回款周期久,产业园区REITs能够为资金提供退出通道,盘活存量资产,让产业园区能够实现“投资-运营-盘活-再投资”的良性内循环。目前,REITs试点项目底层资产以产业园区、高速公路、仓储物流、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为主,产权清晰、资产估值高。东城区适合发行REITs项目的基础设施有限,区金融办将与发改委、证监会、金融局等紧密沟通,力争在政策性保障住房、文创园区等REITs项目试点取得突破,抢抓新发展机遇,全力推动REITs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整合文化与金融合作资源,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1.促进资源对接合作。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连续4年合作举办“中国文化金融峰会”,打造国内最高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与金融合作盛会。与北京银保监局合作举办“文菁汇”文化金融系列沙龙活动,为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对接搭建平台。

2.推进空间改造升级。积极利用老旧厂房等疏解腾退空间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推进公交1921文创园、隆福寺文创园等项目建设,以“城市针灸”方式推动“胡同里的创意工厂”空间拓展及升级改造。16家文化产业园区入选“2020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总数位居全市第二。

3.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紫金服务”政务服务品牌,创新推出“紫金驻企专员”服务模式,为驻区64家重点文化企业安排9位“服务管家”,并为4家文化企业安排“驻企专员”,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经济发展氛围。2020年,东城区内荣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提名企业总数居全市首位。驻区企业锋尚文化成为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上市企业,也是同批上市公司中唯一的文化企业。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保障疫情纾困政策落实快速有效。通过“融资纾困直通车”合作机制,持续跟进亟需融资企业对接情况,动态更新需求清单,拓展对接金融机构范围,做到能贷尽贷。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知晓政策覆盖面,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做到政策应享尽享。

二是拓展融资渠道,完善文化投资扶持体系。加强与保险、担保及投资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对接,持续开展调研及落实工作,满足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结合现有风险补偿资金政策,联合银保监局共同发文,支持保险机构对东城区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扩大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三是统筹优化产业空间,构建区域文化发展新格局。制定《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区管理运营和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导则》。打造沙滩后街22号首开文化金融主题园区,建设禄米仓71号国风新视听产业园区,支持人民美术、北电科林、雪莲亮点等文创园改造提升,争创国家级、市级示范文化产业园区。

四是打造文化金融品牌活动,注入文化发展新活力。高水平举办2021中国文化金融峰会。参加2021年中国服贸会文化旅游服务专题展东城展区展览展示工作,展现东城区发展成就。举办2021东城区“文化+”创意大赛,挖掘文化创意领域具有成长性的人才和项目。举办2021文化金融研修班、资源对接会等品牌活动,搭建政府、行业专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常态化活动社群。

总之,东城区将立足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进一步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推进“文化东城”建设。紧抓“两区”建设机遇,积极向市级部门争取先试先行政策,大力发挥市场机制,推动我区文化资源与金融产品对接,多措施、多途径促进驻区文化企业创新活力。

                                东城区金融服务办公室

2022年6月15日

党政机关标识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建议意见
  • 法律声明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钱粮胡同 3 号
  • 邮政编码: 100010
  •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010-64031118-2538

“政务微博"政务微博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 主办: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东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东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10020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30号
  • 京ICP备150271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