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嘉
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 进一步加强“文化东城”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文化+”发展战略、高端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我们将大力实施文化创新工程,积极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推动新时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一主三副”产业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文化产业“一主三副”格局发展,不断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做强内容创作生产主业,深耕优质内容,挖掘东城特色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内涵,形成一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东城地域特色,具有时代化、大众化、市场化特征的文化内容精品。做活创意设计服务业,强化创意设计对文化产业各领域的渗透和支撑作用,促进产业品质和价值提升。做精文化传播渠道业,以精品内容创作生产为依托,拓展多样化传播途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做优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服务项目,文化中介服务机构开拓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流通。
高水平培育“文化+”新型文化业态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创新融合作为文化产业特色发展方向,高水平培育“文化+”新型文化业态。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引导影视、游戏、数字出版等大文娱产业新趋势,提升网络安全、互联网广告等“文化+科技”新业态。发挥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优势,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探索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文菁“文化+”产业基金,建设示范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各类文化金融专营机构落户,打造示范区“十分钟文化金融服务圈”。同时,深入挖掘东城区内的文化资源、发挥聚集优势,打造“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体育”和“文化+中医药”的新型产业集群。
高起点推动
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意见》指出,要发挥东城区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双区叠加”优势,积极推动文博、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AR和VR等数字化新技术对东城区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同时,以公共文化机构改革促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文化企业参与提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政府供给向合作供给、从单一投入向多元投入转变。
高标准推动
东城区文化产业促进体系建设
发挥东城区文化产业相关机构效能,整合东城区文化产业各类平台资源,创新平台运营机制,强化平台服务优势。培育和引进能有效推动区域发展的龙头企业,实施龙头项目带动战略,壮大市场主体。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建立健全文化与资本对接机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优化要素市场。进一步扩大“文化东城”的“大戏东望”“故宫以东”等相关子品牌影响力,构建品牌矩阵。挖掘消费潜力,举办文化消费活动,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助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