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
首都之窗
  • 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移动版
  • EN
    • 简体
    • 繁体
  • 要闻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魅力东城
首页  >  魅力东城  >  博古览今  >  红色文化 > 正文

中法大学

日期: 2020-08-27     

分享:
字号:   大   中   小

位于东城区中部,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始建于1925年,是北京近代中西结合的学校建筑的代表。

中法大学成立于1920年,它是在民国初年由蔡元培发起组织的留法俭学会与法文预备学校和孔德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的。最初设在西山碧云寺,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1924年孔德学校在阜成门外成立,1925年将文科移至东黄城根北街,改称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理科改称居礼学院,生物研究所改称陆莫克学院。1929年成立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1931年,成立中法大学镭学研究所。同年把服尔德学院改称中法大学文学院,居礼学院改称中法大学理学院,陆莫克学院改称中法大学社会科学院。1934年,阜成门外的社会科学院合并入东黄城根北街的文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约9500平方米。坐东朝西,由南部一座三层西式灰楼和北部的一组中式传统建筑,即北部校部及南部教学主楼两部分组成。北面的校部是清末理藩部旧址。大门面阔三间,硬山顶,筒瓦调大脊,上有吻兽,当心间为大门,两次间前檐封墙。正对大门的礼堂为二层南北向楼房,硬山顶,清水砖墙,西山墙为主入口,前接连房,面阔十一间,正中三间出抱厦。南部教学主楼为新建楼房,其沿街布置,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地上三层布置相同,地下室在西半部。屋顶为平顶。平面呈对称布局,建筑体现出了中国近代折衷主义的风格,入口门头与两端顶部都采用中式影壁墙的形式。中央部分突出较高,垂直划分为三部分,两侧塔形上部冠以盝顶式小披檐,增强了该建筑的整体性与中式风貌。南、北两侧门处,做成中式卷棚抱厦式。1984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党政机关标识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建议意见
  • 法律声明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钱粮胡同 3 号
  • 邮政编码: 100010
  • 技术服务电话:010-64031118-2538

“政务微博"政务微博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 主办: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东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东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10020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493号
  • 京ICP备0508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