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
首都之窗
  • 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版
  • 移动版
  • 简繁
    • 简体
    • 繁体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魅力东城
首页  >  魅力东城  >  博古览今  >  文化古迹 > 正文

地坛

日期: 2020-08-27 10:09     

分享:
字号:   大   中   小

位于东城区北部,安定门外大街东侧。东邻和平里西街,西靠安定门外大街,南临安定门东滨河路,北依和平里中街。

地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祇神的场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 年)。名方泽坛,嘉靖十三年(1534 年)改称地坛,后屡有修葺。民国 14 年(1925 年),薛笃弼任京兆尹时,将地坛辟为“京兆公园”。用三个月的时间,耗资 16000 余元,在园内开辟了世界园、建立了通俗图书馆,装置了体育设施。这是北京第一个公共体育场。民国 17 年(1928 年)夏改称市民公园。民国 24 年(1935 年)市民公园停办,仍以地坛名义开放。1936 年,北郊医院占用地坛的部分土地。1937 年停止售票,后渐为农民居住,地坛逐渐荒废。1957 年地坛恢复为公园。

 皇帝来地坛祭祀地祇的时间为每年夏至。有时由皇帝亲祭,也有由别人代祭。祭祀时,除祭皇地祇外,还有配位。神位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南面正位为皇地祇,配位为先皇的神主。下层为五岳、四海、五镇、四渎神位。

地坛占地面积约 374000 平方米,主要建筑为祭坛,坛为方形,象征地。祭坛朝北,为汉白玉砌成的二层方台,上层边长 19.2 米,下层边长 33.9 米,均为 1.92 米高,每层四面均有各八级台阶。坛南左右设五岳、五镇、五陵山石座,凿成山形。坛北左右设四海、四渎石座,凿成水形,皆为东西排列。环坛绕以水渠,渠宽 2 米,长为 167 米,深约 3 米,为祭祀时贮水之用,是为方泽。坛外遗墙二重,黄琉璃瓦通脊墙顶,坛墙四周均有白石棂星门,北门为三门四柱,东、西、南向各为一门二柱。北门外西侧有瘞坎一座,东北角有望灯台一座。南门外为皇祇室,坐南朝北,面阔五间,黄琉璃瓦顶,是收藏皇地祇神版用的。平时皇地祇、五镇、五岳、四渎、四海的神位就存放于此。祭坛西有神库、神橱院、乐器库等建筑,此地还有两座井亭。神库西为宰牲亭,亭前左右也各有一井亭,神库与宰牲亭都是黄琉璃瓦顶。在祭坛西北约 300 米处,有一组建筑称为斋宫。该宫正殿七间,坐西朝东,建在高大的石基之上,南北侧各有七间配殿,均覆绿琉璃瓦顶,此宫为皇帝行祭前斋戒的场所。斋宫东南侧有钟鼓楼及神马圈。

1957 年恢复地坛公园后,政府屡有修缮,1981 年政府又拨巨款,将公园内主要建筑修葺一新,后又增建了牡丹园、集芳园、游乐场等新景点。1984 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党政机关标识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建议意见
  • 法律声明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钱粮胡同 3 号
  • 邮政编码: 100010
  •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010-64031118-2538

“政务微博"政务微博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 主办: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东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东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10020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30号
  • 京ICP备150271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