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城牵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动基础教育思政课改革创新 来源:新东城报
11月17日,东城区委教工委、区教委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动开展的推动基础教育思政课改革创新主题实践活动在北京市第五中学举行。在未来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将走进东城实践活动基地学校,跟班听课并开展“微宣讲”。
创新授课模式,学生“主动学”
“在抗疫过程中,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突然接到母亲离世的消息,她面朝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躬送别母亲,随后继续投入紧张的抗疫工作中。你怎么看待她的行为?”当天,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抛出了问题。一位学生回答:“这位护士的行为体现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她在抗疫前线救治病人是为了国家利益,‘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该节课以“国家利益至上”为主题,老师通过一问一答的互动式教学,并结合大量鲜活的案例,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强了课堂实效。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围绕“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中医”主题,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开放的思考和活动空间。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学生们走进超市近距离了解当下市场价格和企业经营情况,并在课堂上对市场调查结果进行剖析,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提升了综合素养。
双向成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成长营
当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走进东城主题实践活动方案》正式发布,东城区的13所中小学校成为首批实践活动基地校。
自11月17日起至12月底,来自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30名研究生将走进东城实践活动基地学校,通过调研实践、跟班听课等方式,了解一线教育教学方法,并将结合教材为学生开展“微宣讲”。
此外,东城区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双向成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成长营,确定东城区优秀思政课基地学校,并共同实施思政课教师“三个一”工程,每位思政课教师参加一次“思政教师走进高校”专题研修、一次综合社会实践考察、一次专项思政学习培训,为期三年,实现思政课教师全覆盖。双方还将开展中小学“双三百”课程展示活动,通过“三百课程”与“三百先进人物”,发挥正面引导、示范带动的作用。(记者 王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