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
首都之窗
  • 登录个人中心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移动版
  • EN
    • 简体
    • 繁体
  • 要闻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魅力东城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  >  工作计划 > 正文

东城区司法局2015年工作要点

日期: 2015-07-27     

分享:
字号:   大   中   小

2015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市司法局及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抓手,以服务全区中心工作为目标,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法治保障、法律服务三大职能,扎实工作、力求创新,为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一是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大力推进法治东城建设。认真研读四中全会精神,修改完善《加强法治东城建设的意见》。积极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促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落实文化强区战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广场、法治文化活动中心等宣传阵地建设,继续打造“法治文化你我他”群众性法治文化品牌,鼓励普法短剧、普法微电影等法治文艺作品创作,开展法治示范社区、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动全区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法治信仰、法治精神,进一步增强学法尊法用法守法自觉性,逐步建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东城。

二是以“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和“七五”普法规划制定为契机,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有效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要抓好全区“六五”普法自查,做好查漏补缺,特别是对六类重点对象的普法效果,要在评估基础上加大力度。领导干部及公务员普法的着力点要放在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青少年法治宣传的着力点要放在落实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着力点要放在推进依法经营,流动人口法治宣传教育的着力点要放在推进有序融入城市、参与城市建设,社区法治宣传的着力点要放在促进基层依法治理上。二要针对“六五”普法存在的不足,结合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好“七五”普法规划的前期调研,以制定规划为契机,不断创新法治宣传形式,进一步整合司法干警、律师志愿者等多种普法网格力量,全面做好各类人群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表达诉求,维护法治权威。

二、依法化解矛盾和加强重点人管控,为平安东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学习和借鉴“枫桥经验”,依法化解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做好日常和重点时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重点做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专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切实做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以社区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改善人民调解员结构,推进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活动,实现街道级调委会规范化率达到90%、社区级调委会规范化率达到40%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品牌建设,再建2家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开展《东城区人民调解案件补贴暂行管理办法》实施一周年大检查,有效促进人民调解案件“以案定补”工作。全面落实市局要求,建立东城区人民调解协会,做到办公场所、专职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工作制度“四到位”,形成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与行业管理“两结合”的服务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充分履行多元调解专项组办公室职能,加强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督导检查和调解数据统计分析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有效发挥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作用,深入推进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积极培育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加强与区妇联、区工会沟通联系,着力推进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工作。整合调解资源,建立健全区、街两级人民调解专家库,实现调解工作专业化指导,有效调动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律师、专业人士参与调解工作。

二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意见》,制定出台《东城区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进“社区矫正人员集中教育”、“社区矫正人员电子监管和指纹报到”、“社区矫正人员社区服务”、“社区矫正人员社区评议”、“社区矫正宣告”六项试点工作。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责任制,进一步优化社区矫正专业化队伍人员配置和培训,积极构建以“阳光矫正”为主题的矫务公开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健全完善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教育、矫治和综合干预,使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充分利用横纵资源、政策的集成优势,切实解决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中的疑难、复杂问题,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推动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三、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制定出台《进一步完善东城区公共法律服务的意见》。抓住“两网融合”契机,加强受理分中心建设,发挥信息化优势,完善法律服务电子平台。组织律师、公证员参与信访接待和重点工程服务,切实发挥好专业法律服务工作者主力军作用,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社会依法治理。

二是深化律师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监督管理和律师协会行业管理作用两个积极性,落实“六位一体”责任制,加强巡查检查,做好重点律师转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律协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律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宝华里、天坛南里项目中组建法律服务团,提供专业法律服务。配合市局做好第九届市律协代表换届工作,完成市律协换届东城选区代表选举工作。继续开展“网格化法律服务”活动,发挥“中小企业法律顾问团”作用,办好东城律师公益热线,协调推动区属单位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三是大力推进公证行业公信力建设。狠抓公证质量,加大卷宗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公示制度,建立优秀卷宗评选机制;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将质量检查结果、投诉复查处理和人员受奖惩情况与公证机构及人员年度考核相联系的机制;扎实推进公证队伍建设,加强人员管理,完善执业档案,建立辅助人员年度评价制度;做好信访投诉处理,引导当事人依法依规进行复查投诉;深入开展公证行业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指导公证机构以社区网格为依托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并积极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公证管理队伍建设,采用培训、调研、实践办案等形式不断提升公管干部能力素质。

四是依法开展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做好法律援助三级网络建设,扎实推进法律援助进社区工作,把社区法律援助工作、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点、公安分局看守所法援工作站等做实、做好。加强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开展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维权工作,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

五是做好司法鉴定分级管理试点工作。明确管理职责、广泛开展调研、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司法审判对司法鉴定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六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代表、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充分发挥提案议案在促进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办案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工作机制、协调统一办理,切实提高办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四、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促进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一是全面落实市政府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迎接市局规范化司法所检查,召开全区司法行政基层建设总结会,探索规范化司法所建设的有效举措,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推进司法所硬件规范化建设,加强司法所办公设施的保障力度。力争实现70%以上的司法所办公用房达到120平方米、全部司法所业务功能用房达到30平方米的目标。

三是积极做好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配合市局构建由司法行政机关主责的人民监督员选任、培训、考核、奖惩等选任管理体制。

四是着力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引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工作。

五是不断培育增强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及法制工作规范化水平。

六是加强干部日常教育、培训管理和轮岗交流,通过抓典型、抓示范,进一步规范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全面提升基层司法行政依法履职、服务群众、和规范发展的能力。

七是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成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增强干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保持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畅通。进一步树立政法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建设一支政治忠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党政机关标识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建议意见
  • 法律声明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钱粮胡同 3 号
  • 邮政编码: 100010
  • 技术服务电话:010-64031118-2538

“政务微博"政务微博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 主办: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东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东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10020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493号
  • 京ICP备05083560号